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王冰
在全球能源产业加速转型与气候变化压力加剧的背景下,2025-08-02,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(简称“雅下水电工程”)在西藏林芝正式开工。项目开建正当其时,彰显中国坚定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,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优化能源结构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能源底座。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。虽然2025年中国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已降至34.9%,但煤电仍承担约70%的峰值保供任务。而水电作为稳定可调的清洁能源,在中国可再生能源结构中占比仍显不足,增速亦落后于风电和光伏发电。截至2025年3月底,中国水电装机累计达到4.38亿千瓦,占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的22.2%,低于风电的27.1%和光伏发电的48.7%。雅下水电装机容量预计为6000万千瓦至8100万千瓦,年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,相当于三峡电站的三倍。按照这一计算结果,建成后的雅下水电工程相当于替代现有煤电装机的5.1%至6.9%。在促进中国能源低碳发展的同时,工程将有利于增强电网韧性,提高高峰期电力供应能力,保障中国能源安全。
推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。众所周知,水电是低碳能源。数据显示,水电单位碳排放因子仅为0.01kgCO?/kWh,不足煤电的百分之一。按照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,雅下工程投入使用后,预计年减排量可达2020年全国排放总量的18%至24%,相当于替代1.4亿千瓦至1.8亿千瓦的煤电装机,将有力推动中国加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。雅下项目将提高电网灵活性,增强风光等新能源消纳能力,有助于西部地区加快建成多能互补的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。同时,项目有望为印度、孟加拉国、缅甸等南亚国家提供清洁电力,解决这些国家的电力可及性问题,并助力南亚区域低碳转型,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。
服务“东数西算”战略落地。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算力需求急剧增加,数字经济对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供应提出更高要求。过去7年,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3%,电力资源供需缺口持续扩大,并呈现“东密西疏”格局。为此,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“东数西算”战略布局。雅下工程输送的稳定、可持续的绿色电力,将为今后西部算力中心建设和“东数西算”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。按现代数据中心能耗标准测算,该项目建成后,年发电量足以支持超过2亿次大型AI模型训练和查询,有力支撑中国数字经济低碳高效发展。
构筑区域绿色增长新引擎。雅下工程预计总投资约1.2万亿元,带动设备采购、基建施工、输配电系统等上下游产业链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。近年来,西藏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,但人均收入与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建成后,雅下工程的外送电力每年可为西藏带来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,约占区财政收入三分之一,对西藏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。据水利部此前介绍,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,可以带动GDP增长0.15个百分点和新增就业岗位49万个。照此计算,雅下工程将有望带动西藏GDP增长1.8%,新增就业岗位超过百万个,必将有力推动西藏经济发展,逐步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。此外,水电开发将同步增强西藏与周边地区联通水平,为西部区域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总之,作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雅下水电工程的开工,标志着中国在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方面又迈出坚实步伐。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推动绿色转型、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。(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交流研究院副教授、研究员)
编审: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